今日要聞
推薦展會
更多 > >
推薦專題
更多 > >
關于塑料的若干知識
玻璃奶瓶比塑料奶瓶可靠 少用塑料zui安全
zui近北京電視臺一段新聞視頻在網上熱傳,披露市場上許多塑料奶瓶中都含有一種名為雙酚A(BPA,指雙酚基丙烷)的化學成分,因會對嬰兒身體造成損害,所以引來眾多家長擔憂。
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葉勇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BPA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塑料奶瓶、飲料瓶等塑料容器及包裝物中大多的確含有該物質,目前國內還缺乏實驗數據證明BPA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是使用玻璃奶瓶肯定比使用塑料奶瓶安全得多。他建議市民盡量減少使用塑料制品,使用時注意選擇廠家和品牌,選擇那些值得信任的廠家生產的塑料制品。
近年來,食品塑料袋的興起,給人類生活、健康帶來的安全性問題也不可忽視。街頭小吃店使用塑料袋裝食物的情況十分普遍,用塑料袋裝包子、饅頭、花卷、涼皮、涼面等既方便又省事。而且在一些餐飲場所,還常常可以見到用塑料袋套著的碗,熱騰騰的湯面或炒飯剛一出鍋,就被直接倒入,食客吃完,這些碗換掉塑料袋,繼續使用,看似干凈,也省了諸多麻煩。事實上這些經過高溫灼燒的塑料包裝物對人的身體是有很大危害的,會釋放出有害化學物質。
TIPS
如何識別有毒塑料袋?
上海市包裝協會有關專家介紹,識別有毒塑料袋有下列幾招:一是感官檢測法。無毒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手摸時有潤滑感;有毒塑料袋顏色渾濁或呈黃色,手感發黏。二是用水檢測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無毒塑料袋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下沉。三是火燒檢測法。無毒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藍色,燃燒時像蠟燭淚一樣滴落,有石蠟味;有毒塑料袋不易燃,離火即熄并有刺激性氣味。四是抖動檢測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發出清脆聲音無毒,聲音悶澀則有毒。
塑料與生活
有了塑料,才有消費革命
目前,的塑料年產量為1.5億噸。由于廢棄塑料非常難以分解處理,形成令人十分頭疼的“白色污染”。除造成污染外,普通工業塑料的生產還受到石油儲量的制約。為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用石油的替代品來制造綠色塑料的方法。
2007年,倫敦科學博物館曾舉辦了紀念合成塑料問世百年的展覽。1938年用酚醛塑料制成的棺材、塑料外殼的Ekco收音機、裝飾藝術風格的壁鐘、精致的煙盒,1960年代的聚氯乙烯雨衣和靴子、1968年荷蘭建筑師馬蒂·祖諾倫設計的太空風格“未來住房”,聚亞安酯制成的2006年*足球、極輕的高彈性滑雪服、可生物降解的汽車,以及能制作三維塑料模型的打印機……這些都是這場百年史的展覽展出的部分經典塑料制品。
這場展覽的名稱叫“可塑性”。早在1926年3月,美國《塑料》雜志對塑料也這樣定義:“一種物質的性質,使它可以形成任何想要的形狀,而不像非塑性物質那樣需要切鑿。”從科學角度講,塑料就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自由改變形體、樣式,以樹脂(或在加工過程中用單體直接聚合)為主要成分,以增塑劑、填充劑、潤滑劑、著色劑等添加劑為輔助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能流動成型的材料,其種類約有三百多種。它們五彩繽紛、造型奇特、性能各異,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給現代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也越來越多地被用來裝飾我們的世界。塑料的故事是過去百年材料世界的核心線索之一。有了塑料,才有消費革命,收音機、電視、計算機、合成纖維、一次性用具才得以大量生產。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塑料,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不過,作為現代生活無處不在的一部分,塑料的用處其實早已被視而不見了。相反,作為復雜的化學處理的產物,難以處理更加惡化了它的形象。
塑料與科技
波音787全塑節能客機正在研制中
你能設想到乘坐半塑料甚至全塑料的飛機飛上藍天嗎?事實上,復合塑料應用于航空零部件的制造已很普遍。利用超級塑料制造的飛機部件,像鋼鐵一樣堅硬,重量相當于鋁部件的一半,其耗油量可降到普通飛機耗油量的1/3。
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共同開發的大型客機上,各種塑料用量約占整個飛機重量的40%,可以節省燃油25%以上。波音公司于2007年推出半塑料機身的787“夢想客機”,全塑料機身的波音787正在加緊研制中。而全塑飛機究竟安全與否,只有時間去檢驗了。
當前,出現了許多超級塑料,如導電的塑料,耐高溫的塑料,既可擋光、隔氧氣又可保鮮的塑料,具有多種性能的塑料等等。利用超級塑料制造汽車軸承和自行車齒輪到打字機部件和滑雪板固定裝置等物品也是上好的選擇。美國一家公司已研制出滑冰用的塑料小塊,這種“冰”厚1英寸,滑冰場鋪成后,只需上面澆一種液體,無需冷凍,就可溜冰。這種塑料滑冰場,維修費用甚低,5年內不用更新。
塑料與安全
高溫久加熱 安全塑料也變不安全
一些專家指出,BPA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傷害,而含有BPA的塑料制品一旦加熱或接觸高溫液體,就會迅速釋放可以引起大腦組織損害及誘發癌癥的有害物質。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塑料容器都有一個小小身份證——一個三角形的符號,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其實,這可算是給我們的一個小提醒。三角形里邊有1~7數字,分別表示*到第七類塑料,它們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上禁忌也存在不同。
*類塑料為PET,一般的礦泉水、碳酸飲料和功能飲料等瓶都是用這一材質做的,使用上只要注意勿受光照及避免置于高溫環境中即可;第二類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用于清潔用品、沐浴產品的包裝上,建議不要循環使用;第三類是聚氯乙烯(PVC),問題zui大,這種材質在高溫時以及制造的過程中易產生有害物質,許多國家都已經減少或禁止使用;第四類為低密度聚乙烯( LDPE),用于保鮮膜、塑料膜等。注意保鮮膜別包在食物表面進微波爐;第五類是聚丙烯,是C3H6聚合物,此類塑料制品是*可以放進微波爐的;第六類聚苯乙稀(俗稱保麗龍,PS)常用于碗裝泡面盒、快餐盒,化學穩定性差,可被多種有機溶劑溶解,制造過程會添加許多化學物質以提高穩定性,而這些添加物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吃進肚子里;第七類塑料指的是一至六類以外的塑料,用于水壺、水杯、奶瓶,其中zui有問題的是聚碳酸酯( PC),PC膠遇熱釋放雙酚A,導致奶瓶因含有雙酚A而備受爭議。
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施德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平時所使用的盛裝牛奶、礦泉水等的塑料瓶在常溫下是不會有什么危害的,但是如果經反復回收或者經高溫長時間加熱就會釋放出有毒物質,導致對人體的傷害。”他還解釋道,塑料瓶材質本身是無色、透明,有些廠商為了產品造型設計,會添加色料,讓瓶身有顏色。除了色料,還會添加如抗光劑、抗氧化劑、安定劑等化學物質,以增加塑料瓶的使用年限。另外,一些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會制造出不合格的塑料制品,這類塑料制品中往往含有有毒物質,但是人們用肉眼是很難辨別的,所以那些“三無”塑料制品是萬萬不能使用的。
zui近北京電視臺一段新聞視頻在網上熱傳,披露市場上許多塑料奶瓶中都含有一種名為雙酚A(BPA,指雙酚基丙烷)的化學成分,因會對嬰兒身體造成損害,所以引來眾多家長擔憂。
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葉勇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BPA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塑料奶瓶、飲料瓶等塑料容器及包裝物中大多的確含有該物質,目前國內還缺乏實驗數據證明BPA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是使用玻璃奶瓶肯定比使用塑料奶瓶安全得多。他建議市民盡量減少使用塑料制品,使用時注意選擇廠家和品牌,選擇那些值得信任的廠家生產的塑料制品。
近年來,食品塑料袋的興起,給人類生活、健康帶來的安全性問題也不可忽視。街頭小吃店使用塑料袋裝食物的情況十分普遍,用塑料袋裝包子、饅頭、花卷、涼皮、涼面等既方便又省事。而且在一些餐飲場所,還常常可以見到用塑料袋套著的碗,熱騰騰的湯面或炒飯剛一出鍋,就被直接倒入,食客吃完,這些碗換掉塑料袋,繼續使用,看似干凈,也省了諸多麻煩。事實上這些經過高溫灼燒的塑料包裝物對人的身體是有很大危害的,會釋放出有害化學物質。
TIPS
如何識別有毒塑料袋?
上海市包裝協會有關專家介紹,識別有毒塑料袋有下列幾招:一是感官檢測法。無毒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手摸時有潤滑感;有毒塑料袋顏色渾濁或呈黃色,手感發黏。二是用水檢測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無毒塑料袋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下沉。三是火燒檢測法。無毒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藍色,燃燒時像蠟燭淚一樣滴落,有石蠟味;有毒塑料袋不易燃,離火即熄并有刺激性氣味。四是抖動檢測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發出清脆聲音無毒,聲音悶澀則有毒。
塑料與生活
有了塑料,才有消費革命
目前,的塑料年產量為1.5億噸。由于廢棄塑料非常難以分解處理,形成令人十分頭疼的“白色污染”。除造成污染外,普通工業塑料的生產還受到石油儲量的制約。為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用石油的替代品來制造綠色塑料的方法。
2007年,倫敦科學博物館曾舉辦了紀念合成塑料問世百年的展覽。1938年用酚醛塑料制成的棺材、塑料外殼的Ekco收音機、裝飾藝術風格的壁鐘、精致的煙盒,1960年代的聚氯乙烯雨衣和靴子、1968年荷蘭建筑師馬蒂·祖諾倫設計的太空風格“未來住房”,聚亞安酯制成的2006年*足球、極輕的高彈性滑雪服、可生物降解的汽車,以及能制作三維塑料模型的打印機……這些都是這場百年史的展覽展出的部分經典塑料制品。
這場展覽的名稱叫“可塑性”。早在1926年3月,美國《塑料》雜志對塑料也這樣定義:“一種物質的性質,使它可以形成任何想要的形狀,而不像非塑性物質那樣需要切鑿。”從科學角度講,塑料就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自由改變形體、樣式,以樹脂(或在加工過程中用單體直接聚合)為主要成分,以增塑劑、填充劑、潤滑劑、著色劑等添加劑為輔助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能流動成型的材料,其種類約有三百多種。它們五彩繽紛、造型奇特、性能各異,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給現代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也越來越多地被用來裝飾我們的世界。塑料的故事是過去百年材料世界的核心線索之一。有了塑料,才有消費革命,收音機、電視、計算機、合成纖維、一次性用具才得以大量生產。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塑料,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不過,作為現代生活無處不在的一部分,塑料的用處其實早已被視而不見了。相反,作為復雜的化學處理的產物,難以處理更加惡化了它的形象。
塑料與科技
波音787全塑節能客機正在研制中
你能設想到乘坐半塑料甚至全塑料的飛機飛上藍天嗎?事實上,復合塑料應用于航空零部件的制造已很普遍。利用超級塑料制造的飛機部件,像鋼鐵一樣堅硬,重量相當于鋁部件的一半,其耗油量可降到普通飛機耗油量的1/3。
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共同開發的大型客機上,各種塑料用量約占整個飛機重量的40%,可以節省燃油25%以上。波音公司于2007年推出半塑料機身的787“夢想客機”,全塑料機身的波音787正在加緊研制中。而全塑飛機究竟安全與否,只有時間去檢驗了。
當前,出現了許多超級塑料,如導電的塑料,耐高溫的塑料,既可擋光、隔氧氣又可保鮮的塑料,具有多種性能的塑料等等。利用超級塑料制造汽車軸承和自行車齒輪到打字機部件和滑雪板固定裝置等物品也是上好的選擇。美國一家公司已研制出滑冰用的塑料小塊,這種“冰”厚1英寸,滑冰場鋪成后,只需上面澆一種液體,無需冷凍,就可溜冰。這種塑料滑冰場,維修費用甚低,5年內不用更新。
塑料與安全
高溫久加熱 安全塑料也變不安全
一些專家指出,BPA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傷害,而含有BPA的塑料制品一旦加熱或接觸高溫液體,就會迅速釋放可以引起大腦組織損害及誘發癌癥的有害物質。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塑料容器都有一個小小身份證——一個三角形的符號,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其實,這可算是給我們的一個小提醒。三角形里邊有1~7數字,分別表示*到第七類塑料,它們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上禁忌也存在不同。
*類塑料為PET,一般的礦泉水、碳酸飲料和功能飲料等瓶都是用這一材質做的,使用上只要注意勿受光照及避免置于高溫環境中即可;第二類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用于清潔用品、沐浴產品的包裝上,建議不要循環使用;第三類是聚氯乙烯(PVC),問題zui大,這種材質在高溫時以及制造的過程中易產生有害物質,許多國家都已經減少或禁止使用;第四類為低密度聚乙烯( LDPE),用于保鮮膜、塑料膜等。注意保鮮膜別包在食物表面進微波爐;第五類是聚丙烯,是C3H6聚合物,此類塑料制品是*可以放進微波爐的;第六類聚苯乙稀(俗稱保麗龍,PS)常用于碗裝泡面盒、快餐盒,化學穩定性差,可被多種有機溶劑溶解,制造過程會添加許多化學物質以提高穩定性,而這些添加物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吃進肚子里;第七類塑料指的是一至六類以外的塑料,用于水壺、水杯、奶瓶,其中zui有問題的是聚碳酸酯( PC),PC膠遇熱釋放雙酚A,導致奶瓶因含有雙酚A而備受爭議。
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施德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平時所使用的盛裝牛奶、礦泉水等的塑料瓶在常溫下是不會有什么危害的,但是如果經反復回收或者經高溫長時間加熱就會釋放出有毒物質,導致對人體的傷害。”他還解釋道,塑料瓶材質本身是無色、透明,有些廠商為了產品造型設計,會添加色料,讓瓶身有顏色。除了色料,還會添加如抗光劑、抗氧化劑、安定劑等化學物質,以增加塑料瓶的使用年限。另外,一些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會制造出不合格的塑料制品,這類塑料制品中往往含有有毒物質,但是人們用肉眼是很難辨別的,所以那些“三無”塑料制品是萬萬不能使用的。
- 凡本網注明"來源:塑料機械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塑料機械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塑料機械網,http://www.eye-p2p.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