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指導各地深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編制實施生態環境重要規劃,推進生態環境領域重大改革、重點工程和重要政策,開展相關重大專項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成果,涌現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現選編,供有關部門、地方在工作中借鑒。
【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對海南實施禁塑提出了明確要求。推行全面禁塑,是確保海南生態環境只能變好不能變差的重大舉措。為做好禁塑工作,海南通過地方法規、地方標準、禁塑名錄、產品監管體系以及替代品產業鏈,形成了一套具有海南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污染治理方案。海南“塑料污染系統治理機制”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頒布地方法規推動法治化禁塑
頒布實施國內首部地方性禁塑法規《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頂層設計“禁塑”名錄管理、產品技術標準、可追溯體系、回收利用、執法規定的制度安排,構建各主體在禁塑生產、銷售、運輸、儲存、使用5個環節的責任承擔機制。
創設地方標準體系提升產品質量
制定《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通用技術要求》地方標準,規定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性能、衛生性能、生態毒性等,并對生物降解制品的圖形標志和電子監管碼提出了要求,為市場監管和產品追溯提供了手段。針對監管取證等工作的時效性要求,制定海南《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紅外光譜/拉曼光譜指紋圖譜快速檢測法》《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核磁共振波譜快速檢測法》2項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快速檢測方法地方標準,被國家標準委員會推廣至全國限禁塑地區。
制定負面清單實行禁塑動態管理
根據國家各階段要求和對替代品的技術可行性、供給能力和成本、禁止的必要性等方面考慮,成熟一批、發布一批,先后制定發布兩批《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錄》和補充目錄,將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4大類19小類制品納入禁止或限制范圍,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明確禁止范圍,并對名錄實行動態調整管理。
創新監管體系培育新材料產業鏈
開發建立海南省禁塑工作管理信息平臺系統,應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產品電子監管碼,打通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消除監管盲點,形成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實現精細化管理。制定《海南省2021年禁塑聯合執法行動方案》,建立“政府+協會+企業+志愿者+媒體”聯合執法機制,實施常態化市場監管,并制定《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實施情況評估考核工作方案(試行)》,壓實各市縣監管責任。制定《海南省全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合理布局生物降解上中下游產業基地,打造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引導本地傳統生產企業轉型和引進省外企業相結合,保供給、促競爭、降成本、穩市場。
目前,省內形成上游
原料項目2個,現正在加快建設,一期建成后每年可生產原料16萬噸。建成下游制品企業15家,形成膜袋產能4.8萬噸、餐飲具產能1萬噸、改性料3.3萬噸,保障了海南禁塑替代品的供應,替代品生產技術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初具雛形。
推動全民禁塑的社會氛圍基本形成
通過在全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學校、旅游景區、大型商超、醫院等重點行業場所率先開展禁塑試點工作,提升公眾環保意識,帶動全社會廣泛參與,確保了禁塑的順利實施。充分利用報紙、新聞、互聯網、微博等多種媒體,開展一系列禁塑宣傳活動。省內外多家電視臺采訪和宣傳禁塑,“美麗海南,我是行動者”的微博禁塑話題閱讀量達650萬次。同時,在全省各地開展60余場近22000多名公眾參與禁塑宣傳教育活動,在街道、社區、商場等聯合開展有獎知識問答、系列講座等活動130多場次,發放調查問卷12萬份,全社會禁塑政策知曉率超過90%,形成良好的全民禁塑輿論氛圍。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