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主要圍繞“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行業,以及“衣、食、住、行、康”等重點民生領域的生產環節,通過發展服務型制造,不斷推動制造企業延伸拓展服務環節,提升制造業附加值和競爭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
關于深入推進服務型制造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浙經信服務〔2022〕213號
各市經信、發展改革、教育、科技、財政、人力社保、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商務、市場監管、統計主管部門,人民銀行各市中心支行、杭州市轄各支行,各銀保監分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服務型制造的決策部署,落實工信部等15部門《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特制定《關于深入推進服務型制造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請認真組織實施。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教育廳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浙江省商務廳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浙江省統計局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
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
2022年10月31日
關于深入推進服務型制造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產業形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服務型制造的有關決策部署,落實工信部等15部門《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快推進我省服務型制造發展,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突出重點領域,強化數字賦能,加強政策引導,發揮示范引領,進一步優化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深化服務型制造模式創新,大力推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和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為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提供堅實支撐。
到2025年,累計創建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600個,創建服務型制造特色明顯的省級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20個,力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達到80個左右,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達到5個,服務型制造發展水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二、推動重點行業發展服務型制造
主要圍繞“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行業,以及“衣、食、住、行、康”等重點民生領域的生產環節,通過發展服務型制造,不斷推動制造企業延伸拓展服務環節,提升制造業附加值和競爭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
(一)汽車及零部件。鼓勵汽車企業創新服務模式,以綠色出行為導向,由傳統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升級。支持主機廠聯動整車設計、維修保養、行駛服務、金融服務、回收利用等環節,提供一系列全生命周期服務。支持零部件配套企業以生產制造為支撐延伸產業鏈條,為主機廠提供系統集成和系統成套設備。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聯合換電企業、車聯網平臺,構建綠色出行服務生態,提供集約化平臺約車、汽車租賃、換電等服務。支持汽車企業搭建后市場服務平臺,提供平臺集采、物流追蹤、防偽溯源等服務。(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
(二)裝備制造。鼓勵裝備制造企業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信息技術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加快由制造向系統集成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升級。支持通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等裝備制造企業開展線上遠程運維服務,實現設備能耗監測、智能巡檢、遠程運維、故障預警、產品質量追溯等智慧服務。支持農機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專用設備制造企業,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專業、不同需求特點,與供應商共同建立專業服務站。支持成套技術裝備制造企業,打造全生命周期業務協同平臺,提供跨鏈信息集成和共享應用。(省經信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三)綠色石化。鼓勵石化企業在工程設計、裝備設計、項目總包、裝置檢維修、系統驗證、批量應用、標準制定等環節加快新技術新模式協同創新應用,由化工產品供應商向產品和專業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支持石化產業基地、龍頭煉化企業打造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涵蓋采購、生產、營銷、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環節的綠色供應鏈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第三方機構構建信息化平臺,為企業提供能源管理、安全環保、節能診斷、管線泄露檢測與修復管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服務。(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生態環境廳)
(四)輕工紡織。鼓勵企業通過滿足和創造客戶需求,由傳統生產銷售模式向個性化定制模式、C2M模式等“設計+營銷”一體化模式轉型。支持紡織皮革、鞋服箱包等企業搭建高能級服務平臺,開展環保功能面料協同研發、工業設計、共享制造、綠色制造、供應鏈管理、廢紡循環利用等服務。支持體育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智能化產品,提供室內外多種項目和場景延伸服務。支持企業通過品牌文化營銷和跨界傳播,完善品牌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的定制化、高端化、精品化、多樣化發展。(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五)現代家居。鼓勵家居企業不斷創新應用場景和消費模式,發展創意產品、環保產品、智能產品、定制產品等現代家居用品,構建由不同層級的生態圈構成的產品生態體系。支持傳統家電企業創新產品服務體系,發展智能家電、智能廚衛等智能設備,逐步向家居生活、智慧辦公等場景和品類應用延伸,提供智能整體解決方案。支持建材類家居企業通過建立產品數字化數據庫,采用三維實體模型、可視化模型等虛擬模擬技術,提供個性化定制產品和服務。支持家具類企業通過使用AR/VR技術創建線上用戶體驗中心等數字化平臺,結合消費者對生活空間的偏好和功能需求,提供模塊化組合產品及配套服務。(省經信廳)
(六)新一代網絡通信。鼓勵網絡通信設備制造企業依托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為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生產制造、民生服務等領域,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支持企業自主研發智能云平臺、云管平臺、大數據平臺等,構建開放式創新平臺,為客戶提供云咨詢、云遷移、云集成、云管理、云運維、云應用等增值服務。支持企業拓展服務內容,提供數據中心規劃設計、集成建設、測試驗證、運維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務。支持企業發展信息網絡一體化綜合管理運維能力,提供智能安防、智能建筑、智能園區、智慧城市、智慧水利、智慧應急等數字化轉型綜合解決方案。(省經信廳、省科技廳)
(七)醫藥健康。鼓勵醫藥健康產業推進設計、研發、制造和后續服務協同發展,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等新服務。支持醫療裝備企業創新發展影像裝備、康復設備、老齡
輔助設備、可穿戴設備等新型醫療器械,開展智能診斷、遠程診療、移動醫療、精準照護等醫療健康服務,提升醫療器械人性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支持醫藥生產企業發展CRO、CMO、CDMO等研發生產外包服務。鼓勵開展醫養結合融合創新,針對未來社區養老、康復等重大社會需求,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產品和服務,打造醫藥制造與康養服務緊密融合的新載體。(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
(八)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鼓勵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數智化、標準化、高端化轉型,在保障食品安全基礎上提升產品價值和品質。支持企業依托“浙食鏈”平臺,縱向整合供應鏈信息,構建從農田(車間)到餐桌的端到端集成綠色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提供食品及農副產品的安全追溯管理。支持企業研究、推廣多品種、小批量的系列農副產品包裝設計,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多元化需求。支持企業整合提升農副產品區域品牌,推動農副產品與當地人文歷史、傳統習俗等文化元素有效結合。支持企業探索發展中央廚房和預制菜模式,提供貫穿凈菜加工、冷鏈配送、倉儲售賣等環節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三、創新服務型制造實踐路徑
引導支持制造企業、服務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專業服務供應商發揮各自優勢,從不同角度合力探索創新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實現制造與服務的全方位深度融合發展。培育創建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和服務型制造示范,營造良好發展生態,樹立并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一)引導制造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以研發設計、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解決方案、供應鏈管理、個性化定制、文化賦能等作為重點發展模式,引導制造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延伸服務環節,提供系統性、集成性或定制性的解決方案,或聚焦于某個領域的增值性服務,開發細分市場應用場景,創造服務型制造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鼓勵鏈主企業、雄鷹企業、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基于自身的制造、技術、產品、服務、市場等優勢,持續深化發展服務型制造,同時引導企業與其配套企業深度協同,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賦能型、轉化型、協同型或系統型服務;發揮中小微企業貼近市場、反應敏捷、機制靈活等優勢,引導支持其業態模式創新,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引導綜合服務平臺匯聚整合資源要素。以公共服務平臺、共性技術平臺、共享制造平臺、行業供應鏈管理平臺、智庫支撐平臺等作為基礎,圍繞生產設備、專用工具、生產線等制造能力提供在線發布、訂單匹配、資源共享、生產管理、關鍵共性技術聯合攻關等服務。開展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建設試點,開發推廣一批面向產業鏈生態、新智造應用、共性技術等管用實用好用的應用場景,鼓勵企業上平臺用平臺,打造產業鏈生態,提升細分行業產業大腦的智能決策能力與服務產業鏈的能力。發揮綜合服務平臺和產業大腦匯聚整合資源要素的作用,有效優化產業發展生態,賦能區域、行業、企業發展服務型制造。(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
(三)引導專業服務供應商創新服務供給。以工業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總集成總承包、生產性金融、物流、供應鏈等作為主要發展方向,推動質量標準提升、專利導航、碳賬戶管理、“零庫存”管理、品牌管理、業務流程再造以及訂單倉單融資服務等模式創新,全面提升面向制造業的專業化、社會化和精準化的服務能力。打造“浙企智造在線”應用,探索工業軟件開源社區建設,大力培育工業信息工程、數字化技術改造、智能制造等各類數字化服務商,提升數字化綜合服務能力和網絡安全服務供給能力。(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銀保監局)
(四)培育創建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聚焦“415X”產業集群建設,充分發揮塊狀特色產業優勢,推動各類開發區(園區)、特色小鎮、工業設計基地、文創產業園、小微企業園等圍繞市場需求變化,調整發展戰略、創新運營模式,打造具有鮮明服務型制造特色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加快完善產業集聚區域基礎設施,探索區域制造與生產性服務全方位立體融通發展路徑,為實現數字化、柔性化、集成化、共享化、平臺化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創造條件。(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
(五)培育創建服務型制造示范。建立健全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梯度培育機制,持續開展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創建工作,并積極爭創一批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及時發現、總結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的各地做法經驗和企業典型案例,并積極宣傳和推廣,切實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省經信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地、各部門要提高認識、密切配合,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政策協同,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工作落實。探索建立服務型制造發展統計工作體系,加強對服務型制造示范主體的跟蹤監測服務,委托第三方開展服務型制造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分析。(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經信廳、省統計局)
(二)加大政策支持。全面落實國家有關支持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服務型制造產業生態、基礎數據庫、關鍵共性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及重大創新示范應用項目等支持力度。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制造企業利用自有工業用地發展研發設計、節能環保、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可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統籌省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引導支持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推廣實施綠色政府采購制度。引導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制造企業取得相關服務資質。鼓勵各地出臺財政獎補等扶持政策。(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銀保監局、浙江證監局)
(三)強化智力支撐。面向我省服務型制造發展需求和應用,支持高等院校開設相關專業,開發相應課程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支持高等院校創建國家級、省級現代產業學院,與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共建人才培育基地等,培育造就大批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龍頭企業等資源,探索建立服務型制造“機構庫+專家庫”。開展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完善服務型制造相關人才職稱評聘機制,推進制造業和服務業專技人才評價互通。(省經信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人力社保廳)
(四)強化信息技術基礎。加快“互聯網+”、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和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推進新技術、算力和融合型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體系發展。引導制造企業穩步提升數據化、網絡化技術水平,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應用,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持續在工業互聯網各領域開展各類試點示范,進一步完善“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布局建設。(省經信廳)
(五)提升服務能力。建立健全服務型制造公共服務體系,培育打造一批綜合性和專業性服務平臺。重點支持服務型制造研究院建設,籌建浙江省服務型制造發展促進組織,發揮各級企業服務綜合平臺作用,培育發展一批服務型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和專業服務機構,強化服務供給和支撐,為服務型制造發展提供計量測試、標準研究、檢驗檢測認證、咨詢診斷、技術指導、污染源監測和環評、知識產權、供應鏈管理等服務。(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