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了《世界機器人2021工業機器人》。其中顯示,全球全球工廠中有300萬臺工業機器人在運行,增長了10%。
【
塑料機械網 市場速覽】近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了《世界機器人2021工業機器人》。其中顯示,全球全球工廠中有300萬臺工業機器人在運行,增長了10%。盡管全球疫情還在持續,且2020年全球出貨量增幅有所減小,但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積極發展,彌補了其他市場的低迷。
據了解,2020年有71%的工業機器人部署在亞洲,其中中國的安裝量增長了20%,出貨量為168400臺,是有記錄以來創下的單個國家最高數值。如此高的增速,也預示著中國機器人化的速度非常之快。目前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密度增長的主要驅動市場,大陸機器人密度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位列第九,近五年上升了15位。
我國的機器人企業在長期發展中,涌現了新松、新時達、埃斯頓、拓斯達為代表的企業。從今年各季度財報來看,基本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增長。有預測表明,中國工業機器人將迎來升級換代、跨越式發展的窗口期。
目前,針對中小微企業推動自身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的難題,拓斯達推出的“拓星鏈”,成為新一代便捷型數字化工廠解決方案,讓機器人生產制造更加便捷高效。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2.89億元,同比上升12.78%;歸母凈利潤1.32億元,扣非凈利潤1.18億元。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拓斯達多關節機器人本體的三季度訂單量環比二季度有所增加。
如今,AGV小車、機械臂等工業機器人應用的范疇已經滲透到制造業的方方面面,沖壓、壓鑄、焊接、上下料、運輸、倉庫堆垛等都有工業機器人的身影。工業機器人的下游應用市場,則以汽車、3C、食品、飲料等為主。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戰略逐步推進,新的產業鏈帶動工業機器人需求進一步增長。例如,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持續景氣釋放了更多的自動化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打開了更大的市場空間,推動工業機器人國產替代加速。據了解,汽車行業約占整個工業機器人市場出貨量的35%,其中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整車中的應用分別占比23%和12%。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工業機器人正在做大,但還未做強。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外機器人大廠依舊占據了47%的份額,其中“四大家族”占據了28%的市場。與之相比,國產工業機器人與國外機器人大廠平分秋色還有一段距離。
除此之外,相關產品“國產替代”的任務依舊艱巨,上游的核心零部件這一環還有很大的追趕空間。例如,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約85%減速器、70%伺服電機、超過80%控制器等部件的市場份額在“四大家族”手中。新松機器人創始人曲道奎就曾指出,目前國內機器人“核心技術空心化”,缺乏有市場說服力的高精度控制系統和核心零部件。
從行業發展趨勢看,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歐、日系企業,仍以汽車工業機器人為主。除3C行業外的通用工業,自動化率普遍不高。通用工業或將會是國產工業機器人換道超車的機會。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工業機器人廣泛地服務于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國產機器人企業更加貼近市場,具備開發成本低、響應速度快等先天優勢。在性能、功能上實現差異化,激發增量市場,這將會成為國產品牌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注:本文由塑料機械網(www.eye-p2p.com)整理發布,資料來自:中國機器人網、華經情報網、維科網機器人、高工機器人、科工力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