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說到5G,不得不提最近很火的“十三香”。9月17日,號稱“十三香”的5G智能手機iPHone 13在預售環節就被搶購一空。據悉,新品手機包裝盒不再包覆塑料膜,而改用紙質撕拉式設計,預計能減少600噸塑料。
【塑料機械網 編輯視角】據工信部數據消息,5G終端用戶已突破4億,截至8月,累計建成5G基站達到103.7萬個,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級城市。可以說,5G成為了迄今為止商用部署速度較快的一帶無線通信技術。
說到5G,不得不提最近很火的“十三香”。9月17日,號稱“十三香”的5G智能手機iPHone 13在預售環節就被搶購一空。據悉,新品手機包裝盒不再包覆塑料膜,而改用紙質撕拉式設計,預計能減少600噸塑料。
此外,蘋果還以更環保的方式在手機框架上制作了天線條。即從塑料水瓶中提取的塑料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分解,最終成為制作天線的高能材料,不會干擾信號。
就新材料領域而言,行業數字化趨勢已越發明顯,傳統的制造生產已經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發展。如今,新材料企業也在搭乘著5G順風車,在“5G+工業互聯網”領域頻頻活躍。
正如:2021年9月,雙星集團兩個新材料項目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同時開建:一個是與深圳上達電子共同投資的達億星5G+AI新材料項目,以及雙星投資的伊克斯達綠色生態新材料示范項目。
據了解,聯塑集團憑借5G智能制造產線,2020年疫情期間,全年營收同比增長6.56%。2021年4月,中國聯塑集團有限公司與媒體展開交流。據了解,集團PVC注塑的大部分環節均已實現自動化生產,工業5G AR智能巡檢應用可實現高效追溯管理,巡檢準確率提升30%以上。
2020年5月,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云鯤鵬云服務完成兼容性認證。伊之密模壓成型裝備工況監控物聯網平臺1.0 具有完整性、開放性及兼容性優勢,可滿足在多種應用場景中。目前,“Yi MES華為云聯合解決方案”率先在壓鑄行業的客戶中推廣應用。
2020年以來,臨汾移動分公司和華翔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打造“5G+智慧工廠”。在壓縮機零部件的生產車間,運用5G網絡和無人駕駛叉車實現無人化生產運營和自動監控告警,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設備性能。
據工信部統計,我國制造業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5G無疑開啟了“萬物互聯”的時代,為制造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我國塑料制造在龐大的制造業體系中占據著舉重若輕的位置,目前關鍵材料成為5G時代爭奪戰的核心驅動力,塑化企業如何發揮產業優勢,生產符合5G產業建設的優質產品,是當下重點。
而改性塑料作為基礎原材料對其性能的要求更高。
改性塑料在5G時代可廣泛用于設備部件,如5G基站外殼、手機后蓋及中框、天線振子等。其中,改性塑料的介電常數對5G通訊毫米波的信號傳輸速度、信號損失、信號延遲等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降低改性塑料的介電常數有利于提高智能終端的信號傳輸速度、減少信號損失。據悉,市場上已有3D 選擇性電鍍塑料振子,即采用內含有機金屬復合物的改性塑料注塑成型而成,能夠保證天線滿足5G 電器性能。
近幾年,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發5G領域的改性塑料,并成功進入華為產品供應鏈,主要為華為基站建設提供阻燃增強尼龍PPA等高性能配套產品。
設備散熱問題亟待解決,市場對于新導熱散熱材料的需求迫切。
目前,發熱量增大已經成為5G設備較為顯著的特點。據了解,5G芯片的能耗可達4G芯片的2.5倍,且55%的器件失效是“熱失效”導致。設備散熱問題亟需解決,市場對于高散熱性能材料的需求越來越大。當前市面上主流的散熱材料主要有導熱凝膠、石墨片/膜、石墨烯、熱管、均熱板等。但在導熱領域,高端產品技術多被歐美日的企業壟斷,國內導熱界面材料多以中低端產品輸出為主,銷售額僅占市場總額1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化工巨頭萬華化學近年來產業鏈高度整合,目前已在化工行業布局5G新領域。針對行業需求,萬華化學推出全新的WANICONE®熱管理系列材料解決方案。該系列材料包含硅脂和凝膠、導熱粘接膠等不同形態產品,可應用于汽車電子、基站、5G光通訊等多種場景。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當前我國正抓住5G網絡規模化部署的關鍵時期,加快5G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發展。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技術的更新迭代速度十分迅速,5G的商用進一步加快了生活“智變”。在工業4.0時代,同樣離不開5G技術的加持。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目前“5G+工業互聯網”的項目接近1600個,下一步,“5G+工業互聯網”將繼續作為工信部工作重點,聚焦已出臺的兩個行動計劃: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與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后十年是5G技術的黃金發展期,下一階段的關鍵技術勢必少不了塑料領域的支持。因此在未來,市場對于塑料原材料以及塑料機械的性能將會提出更嚴苛的要求。由此可見,塑機企業應順應時勢,搶占5G高地,扣緊時代脈搏,加速實現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目標,才能不被時代浪潮所淹沒。
注:本文由塑料機械網(www.eye-p2p.com)原創,資料參考:通信產業網、新華網、青島財經日報、福建華塑改性工程塑料、瑞安日報、第八元素、中國工業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