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0年起,塑料污染治理、垃圾分類、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固廢法、無廢城市建設等國家政策的實施,明確了國家塑料污染治理及綠色轉型的決心。如何打造塑料循環經濟,減少塑料污染、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成為社會、行業和市場熱議的焦點。
【塑料機械網 協會新聞】 2020年起,塑料污染治理、垃圾分類、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固廢法、無廢城市建設等國家政策的實施,明確了國家塑料污染治理及綠色轉型的決心。如何打造塑料循環經濟,減少塑料污染、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成為社會、行業和市場熱議的焦點。
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CPRRA)會長杜歡政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全球塑料污染形勢嚴峻。”據估計,每年有至少1000萬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海洋中目前有超過1.5億噸的塑料垃圾。很多海洋動物會誤認為是水母而食用這些塑料垃圾,這對它們是致命的。在北太平洋,30%的魚會吃下塑料,而塑料將轉化為塑料微球連同其中的毒素,最終則會回到人類的餐桌上。
針對塑料污染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出:“積極應對塑料污染,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 代產品,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探索解決塑料垃圾難題既彰顯了我國的大國擔當,也是尋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杜歡政教授看來,廢塑料同時具有資源和垃圾的雙重屬性,構建廢塑料閉路循環可帶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一方面,回收廢舊塑料進行資源再生可減少對石油生產的原生塑料的依賴,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帶來節約資源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 回收廢舊塑料可直接減輕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的壓力,與傳統的塑料制備工藝相比,廢塑料的再利用過程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因此構建廢塑料閉路循環體系,要以打通廢塑料的物質流為基礎,建立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利用的“閉路循環產業鏈”,實現全產業鏈價值流增值。
與此同時,杜歡政教授坦言,我國限塑十年但很多政策卻依然難以落地,是因為產業界缺乏有效商業模式,以及未建構起閉路體系。因此,杜歡政教授提出,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構建塑料閉路循環體系和探索塑料閉路循環商業模式。
杜歡政教授團隊最新的論文詳細探討了構建廢塑料閉路循環體系的現實困境及路徑突破,詳情請看杜歡政、樊亞男:構建廢塑料閉路循環體系的現實困境及路徑突破。
實際上,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相關工作正在逐步展開。在此背景下,國內外石化巨頭紛紛投身塑料減量、推出易回收單一材料解決方案并進行塑料循環利用技術研發。中國石化成為國內塑料減量、推出易回收單一材料解決方案研發的先行者,走在行業的前面。
4月13日,中國石化在深圳舉辦塑料循環經濟論壇暨塑料循環產業聯合示范發布會,并發起塑料循環產業聯合綠色行動聯盟倡議,包括CPRRA在內的23家研究院所、行業協會、品牌企業、回收企業等,未來將共同創新材料開發、應用、回收和循環利用,打造塑料循環經濟新模式。
誠然,杜歡政教授前文提到的“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構建塑料閉路循環體系和探索塑料閉路循環商業模式”,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行業上下游聯動。可喜的是,我們看到行業內的行動,構建塑料閉路循環體系已成為塑料回收和再生行業的共識,也將指導行業更多有益的實踐,打通塑料閉路循環商業模式,真正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守住綠水青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