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發出《加快塑料污染治理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于共同做好塑料可持續發展的聯合倡議書》。
【塑料機械網 協會新聞】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發出《加快塑料污染治理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于共同做好塑料可持續發展的聯合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將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研發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材料與制品。同時,加快相關標準研制,完善有關塑料再生利用標準體系,發布《可降解塑料的分類與標識要求指南》及再生塑料系列標準,按照可降解塑料綠色設計評價標準,開展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認定,為建立規范回收和循環利用的產業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一、提高認識,凝聚共識。立足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增強做好廢舊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和《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推動塑料在原料生產、加工、銷售、使用等全產業鏈環節的污染防治工作,走出一條塑料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的新道路。
塑機觀點:塑料因其擁有絕緣、穩定、耐熱、耐腐蝕、不可燃等特性,而且加工方便,容易大規模生產,塑料制品相對成本低廉,在市場上占據中難以撼動的重要地位。塑料污染治理及回收利用需要國家推力。而事實上,隨著廢塑料產生量的快速增長,上也確實開始紛紛出臺塑料回收和再生政策,進一步構建塑料循環體系、實現塑料的閉路循環也逐漸成為共識。
二、創新,標準支撐。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研發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材料與制品;加快相關標準研制,完善有關塑料再生利用標準體系,發布《可降解塑料的分類與標識要求指南》及再生塑料系列標準,按照可降解塑料綠色設計評價標準,開展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認定,為建立規范回收和循環利用的產業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塑機觀點:因為可降解的外因因素有所區別,有的受到太陽光的作用而降解;有的是由于真菌、細菌等自然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化能合成而降解,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還有的則是在光、熱、水、污染化合物、微生物、昆蟲、機械力等自然環境條件作用下降解。這樣就意味著所謂的可降解塑料需要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實現降解,而這些條件并不是任何的自然環境中都能達到的。
三、積極履責,勇于擔當。生產企業要積極履行主體責任,開展綠色低碳生產;開展化學法回收塑料的技術開發和試點示范,提升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擴大新型綠色環保功能材料供給,包括可降解塑料在一次性塑料包裝、購物袋、食品包裝、農用地膜等領域的應用范圍。
塑機觀點: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容,因為缺乏相應的規制和科學的環保意識,各國盲目追求工業發展,陷入以“生態換經濟”的陷阱,“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困難重重。同時,在生態環境損害事件發生后,賠償工作往往會陷入“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此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發布后,“環境有價,損害擔責”被確定為制度規定、內化為社會共識。
四、綠色消費,人人盡責。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大幅減少不易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積極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在電商、快遞、外賣、餐飲等領域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尋找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做好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和處理,營造方便、綠色的消費環境。
塑機觀點:環境保護從來都不是某一個人的事,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做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2020世界環境日實用指南》,針對個人的呼吁就包括了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以及盡可能回收廢物,循環使用等。
五、加強宣傳,弘揚先進。加強政策和科普知識宣傳,引導公眾科學使用塑料和做好回收利用;組織相關行業、企業發布聯合倡議,搭建與公眾和媒體的溝通平臺,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注重發現先進典型,弘揚榜樣力量,推動全社會凝心聚力,為做好廢舊塑料污染治理、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而不懈努力!
塑機觀點:媒體宣傳及協會帶動作用。
本文由塑料機械網整理分布,部分資料來源: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