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建筑制作中,塑料瓶也能夠帶給我們靈感,無論是材料的重新打造抑或是直接的使用,都各為不同環境中的人們提供了理想的建筑方案。
【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 隨著圣誕節的悄然而至,2019年即將接近尾聲。圣誕樹是這個節日里頗具代表性的一個標簽,傳統的圣誕樹取自自然界中生長的松科、杉科樹木,隨著時間的推移,由塑料材質制作的圣誕樹憑借相對更環保的特點也漸漸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你聽說過塑料瓶圣誕樹嗎?
日前有報道稱,在黎巴嫩北部卡舍鎮的一處出現了一顆高達28.5米的巨型圣誕樹,令人贊嘆的是,它由12.9萬個廢舊礦泉水瓶制成,人們在貼近它時,可以清晰地看清作為圣誕樹部件的塑料水瓶。而在此之前的記錄是由2018年墨西哥9.8萬個塑料瓶制作的27.48米圣誕樹保持著。
這次亮相的圣誕樹是由來自黎巴嫩的女子卡羅琳·沙卜提尼制作,她利用了8個月的時間將水瓶收集,在上百名志愿者的幫助下,花費20余天搭建起這棵圣誕樹,她表示,希望通過這一舉動向人們傳達環保理念。
塑料瓶的再生利用一直是討論探索的熱門議題,除了回收熔融再造之外,通過直接再利用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方式。與搭建圣誕樹相類似的,利用塑料瓶進行建筑搭建的例子也并不罕見。
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地區,夏季干旱而炎熱,這里有些人使用灌滿沙子的塑料瓶磚來建房。
擁有較大比熱容的沙子可以對房間的溫度環境進行調節,從而更具舒適性。而與之類似的還有將泥土放入瓶中,將其用于建筑制造。因其兼具環保與價廉的優點,這種塑料瓶磚在非洲地區頗受歡迎。
而在更早些的時候,在中國臺灣的臺北市也建成了一棟頗具代表性的塑料瓶建筑——臺北環生方舟(EcoArk Pavilion)。這幢建筑具有與諸多現代建筑相同的優點,比如充滿設計感、通透而閃亮。在近距離觀察后會發現,其建筑外部是由一層緊密排列的塑料瓶構成的。
制造這些塑料瓶的材料是回收的PET塑料,這些塑料瓶在施工現場吹塑而成,無需黏合劑,通過堆疊成為塊狀材料來用于外墻的組裝。每個瓶子都帶有多角,實際上,組裝和拆卸的過程可以看做模擬積木的使用。而且,這種在瓶磚外覆有一層帶有保護涂層的薄膜,可以達到防水阻燃的效果,瓶內空氣可以充當天然的絕緣體,在薄膜內裹入發光二極管還能夠提供低成本的照明效果。
該技術的發明人黃謙智表示,這種建筑技術可以為受災地區及邊遠地區提供低成本的建筑模式。在這幢建筑中,由塑料瓶組成的大廈幕墻價格是普通玻璃幕墻的四分之一,并且具有優于玻璃幕墻4倍的隔熱保溫功能。據悉,在中國臺灣、馬來西亞及中國部分地區有在使用這種建造技樹術。
除了上述利用瓶體在建筑上做文章的例子外,同樣達到利用塑料來實現建筑制作的還有通過將塑料粉碎重制成建筑材料。
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由JC Compostes公司設計制造的一幢房子,通過與生產泡沫塑料的比利時公司Armacell聯手開發,將60余萬個塑料水瓶熔融壓制成為170塊厚度達15厘米厚的墻壁板材,并花費了7小時進行搭建。該建筑使用的材料雖然很輕,但整體建筑可耐受5級颶風,而且組裝過程無黏合劑及其他材料輔助,通過化學鍵合為一體,更有一體化的優點。
結語:備受歡迎的塑料瓶裝飲料為人類帶來了便利,而這些作為飲料的承載容器,塑料瓶依然是塑料循環利用中的一類重要資源。事實證明,在建筑制作中,塑料瓶也能夠帶給我們靈感,無論是材料的重新打造抑或是直接的使用,都各為不同環境中的人們提供了理想的建筑方案。
塑料的誕生本是為了造福人類,發現和思考令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塑料帶給我們的問題。相信隨著科技發展,我們能夠看見更多塑料帶給我們的驚喜。
資料參考:華爾街日報、環球塑化、新華網、中國新聞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