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9 年 11 月 22 日,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的一句話,又平地掀起了一陣波瀾:“發改委將發布新的‘限塑令’,同時研究包裝綠色化”。
【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 長期以來,不同形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居民生活中被廣泛使用,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發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裝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資源環境壓力。
2019 年 11 月 22 日,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的一句話,又平地掀起了一陣波瀾:“發改委將發布新的‘限塑令’,同時研究包裝綠色化”。
據悉,這次 “限塑令” 升級將會把矛頭對準一次性包裝袋、快遞餐盒以及農用地膜等這些新常態下的新焦點。
11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2019中國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年會上,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任樹本透露:“發改委將發布新的‘限塑令’”,同時研究包裝綠色化。”
很快,市場有了反饋。不少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的相關概念股迎來高走態勢。可見新版 “限塑令” 即將發布的消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新版“限塑令”是否會在主要打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同時,加大對可降解塑料產品的支持力度,也是業界很關心的點。
生活各方面,一邊無法舍棄塑料制品給生活帶來的便捷,一邊又在越來越強烈的環保意識中明白傳統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會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中國舊版“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執行已有11年之久。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日益凸顯。近些年,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大量新增業態產生了大量塑料消耗。
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編織袋約53億條、塑料袋約245億個、封套約57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膠帶約430億米,國內使用的包裝膠帶一年可以纏繞地球1077圈。再以網絡訂餐為例,2018年中國外賣用戶規模達3.58億人,2019年將超4億人,若4億人每人訂一次餐,一次需4個餐盒,一年就產生了16億的餐盒數量。
因此,這次新版“限塑令”的出臺將受到更廣泛的期待。
可以預見,在近期國家政策紅利及應用范圍不斷拓展等利好下,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場或將持續走強,替代一部分塑料的使用,如各類包裝袋、快遞餐盒、農用地膜等。
就目前看,新版 “限塑令” 是否會在主要打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同時,加大對可降解塑料產品的支持力度,也是業界很關心的點。
回頭再來看 2008 版的“限塑令”,塑料制品本身回收價值無法提高,回收渠道也未貫通。種種原因疊加,讓 2008 年帶著 “期望” 而來的 “限塑令” 在 10 年后被打上 “收效甚微” 的標簽。
“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游景區等不得向旅客、游客提
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
“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游景區等不得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
……
不少專家也對這個問題做過回應。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陳忠云表示,“目前的‘限塑令’僅僅是在消費端加收費用,這是不夠的”。
“只要市面上沒有比它更方便的替代品出現,塑料袋就會一直長期泛濫、使用下去”一味限制和禁止“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會很明顯”,西華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車振明也如是說。
“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等應優先選擇可降解塑料制品,國家也應制定外賣塑料餐盒質量標準,通過標準介入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說。
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王黎認為:“‘限塑令’很有意義,但不能只停留在倡導層面,也要更加注重強制性的要求。”
2008 版的 “限塑令” 只是一個過渡期,為更嚴格的政策做了試點。
目前增長較快的一次性餐盒、包裝塑料垃圾是隨著新興的外賣行業和電商行業而在 “一夜間” 崛起的,誰也無法預知這樣的情勢發展。
上一版“限塑令”后,我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經從 20% 降到了 3% 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減少 20 萬噸,成效有,但是打了折扣。
究其根本原因,缺乏合適的替代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