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他,被譽為“中國雙螺桿擠出機之父”,1990年,他研究出臺HS60雙螺桿擠出機,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從此打破了國外雙螺桿擠出機的壟斷地位;他,一手創辦出科亞集團,從此,中國有了雙螺桿擠出機的“黃埔軍校”,而他是這所軍校名副其實的校長,他就是南京科亞裝備集團(以下簡稱:科亞)總裁劉光知先生。
【中國塑料機械網 商界人物】他,被譽為“中國雙螺桿擠出機之父”,1990年,他研究出臺HS60雙螺桿擠出機,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從此打破了國外雙螺桿擠出機的壟斷地位;他,一手創辦出科亞集團,從此,中國有了雙螺桿擠出機的“黃埔軍校”,而他是這所軍校名副其實的校長,他就是南京科亞裝備集團(以下簡稱:科亞)總裁劉光知先生。
在近期落幕的“CHINAPLAS 2016橡塑展”的展會現場,中國塑料機械網記者有幸采訪到了劉總。在采訪過程中,劉總為我們講解了現今中外塑機行業技術水準的優劣對比,一語中的。這個行業于他而言,可用四個字概括——駕輕就熟。
專訪南京科亞裝備集團總裁劉光知
從HS60開始
打破國外雙螺桿擠出機壟斷地位
1990年,劉總研制出中國臺雙螺桿擠出機——HS60,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外雙螺桿擠出機的壟斷地位就此被打破。
“這可以說是我對這個行業大的感慨。”劉老說,“我感觸深的一點就是,我們畢竟開創了一條先河,讓國產雙螺桿替代了進口設備,在我們沒有研究出雙螺桿并把它推向市場之前,中國的塑料改性產業基本上用的都是國外的設備。”
而今,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在國內眾多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雙螺桿擠出機已經遍地開花,就國內整體銷量而言,其年銷量約2000臺。
專訪南京科亞裝備集團總裁劉光知
“盡管我們中國自己生產的雙螺桿還不是那么完善,一般還達不到國外的高水準,但是它在一代一代的進步,且其差距在逐漸縮小。”劉總指出,“它的意義就在于,我們用國產設備替代了進口,使國家少受損失。但是現在,至少在中小雙螺桿行列,國外的設備已經進入不了我們中國的市場了,或者說很少有,因為它價格差別太大。”
據了解,科亞的一臺機器賣六七十萬人民幣,如果這臺機器靠進口的話,就得花四五十萬美元。如果全靠進口,對中國來說是一筆無可估量的損失。拿科亞推出的第三代產品和國外的產品相比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他們的價格只是國外的幾分之一。所以這十來年,外國的中小雙螺桿在中國幾乎是沒有市場的。
向世界宣告
科亞有能力生產出世界的雙螺桿擠出機
追溯到1993年,科亞自成立以來,便致力于雙螺桿擠出機的研發生產,憑借其各方面的雄厚實力,被冠以“南京小巨人”的稱號。
此次展出的第三代新產品HK73 、SK26因其優越的性能受到大眾的一致好評。據了解,中國的雙螺桿擠出機分為三代,代就是80年代,研究出來的300轉的設備,第二代推出的是600轉設備,現在推出的第三代產品,具有900轉。
打破國外壟斷地位 制造世界雙螺桿
“當然,設備技術的提升,不只是簡單的提高轉速的問題,它是需要方方面面的深入研究與改進的。”劉總說,“它的制造和裝配的精度、設計的準確性、調試和物料的匹配,都是一系列技術問題,所以說,它并非只是簡單的提高轉速的問題。”
據了解,第三代900轉的設備,相比于第二代,是同樣的機型(當然其主機設計也是有變化的),但是其產量能提高30%-40%。
“那邊的那臺是我們做的達到水準的設備,可以跟WPC、SK媲美,它的技術參數跟它完全是沒有差別的。我們做這一臺,不追求它的市場銷量,只是為了證明我們能夠做出世界上好的雙螺桿來。”劉總指向身后的一臺設備自豪的說,“第三代的是大眾化的,這臺定價則比較高,也難說沒有用戶,只是說不會那么多,我們只是告訴大家,我們科亞公司有能力生產出世界的雙螺桿。”
談及中外制造業技術水平的問題時,劉老表示,雖然當下中國的整體制造業水平比不上國外,但是,總有一天能夠達到他們的水準,正如科亞80年代的設備沒有做到現在的水平,90年代也沒有達到這個水平,甚至5年前也沒有達到,但是今天科亞卻做到了,所以說,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需要每個企業孜孜不倦地追求技術的進步。(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