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根據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發布的《2018年電動汽車市場展望》報告,電動汽車銷量在范圍內持續增長,2018年首超過120萬輛。
【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 根據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發布的《2018年電動汽車市場展望》報告,電動汽車銷量在范圍內持續增長,2018年首超過120萬輛。
雖然中國、美國和歐洲占電動汽車銷量的90%左右,但日本和韓國也是主要參與者,中國在2017年占據了產量的一半,其次是歐洲和美國,分別為21%和17%;而日本和南韓則分別占8%和3%。
汽車、工業和生物質焚燒是導致東南亞空氣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也促使該區向低碳減排運輸方向發展。
由Frost&Sullivan和Nissan在2018年合作展開的一項研究表明,雖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和菲律賓電動汽車的使用量仍然相對較低,但消費者也逐漸開始認識到各種電動汽車技術的區別,例如,純電動汽車(BEVs)、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全混合動力汽車。報告還表示越來越多40歲以下的年輕人偏好電動汽車。
戴森在新加坡建電動汽車工廠,預計2021年量產
在新加坡,當英國科技公司戴森(Dyson)宣布選擇在新加坡展開其數十億美元的電動汽車項目,并且于2021年推出其首批電動汽車時,引起了各界嘩然,要知道,新加坡近90%的汽車都屬于傳統的燃油汽車。
戴森新加坡電動車工廠效果圖
根據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的數據,截至去年,在新加坡注冊的614,937輛汽車中,只有357輛汽車是油電混合汽車;466輛是純電動汽車。
然而,據LTA的說法,該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電動汽車共享計劃和電動出租車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20年將有60輛電動公交車將規劃到公共汽車路線中。
泰馬印三國繪制EV發展藍圖
另外,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三巨頭”已經繪制了各自的EV路線藍圖,致力于建立一個綜合的電動汽車生態系統,以支持橫跨整個價值鏈的私企投資。
據泰國陸路運輸部門表示,根據其“電動汽車推廣計劃(Electric Vehicle Promotion Plan)”—— 泰國替代能源發展計劃2012-2021的一個項目,泰國已從2014年擁有60,000輛混合動力乘用車和8,000輛電動摩托車的規模,發展到2018年擁有102,000輛混合動力汽車和1,400輛純電動汽車的規模。
印度尼西亞在電動車輛應用方面已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旨在到2025年,將20%的本地制造汽車電動化,具體目標是到2025年生產210萬輛兩輪電動車如電動摩托車等和2,200輛電動汽車。
印度尼西亞的汽車投資也很活躍,近的項目包括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在Cikarang工業園區建立一個年產25萬輛的電動汽車廠。
另外,來自韓國、日本和中國的投資財團在Morowali建造了一個價值4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以利用印度尼西亞豐富的鎳紅土資源,這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成分。
該國還正在敲定一項政策,為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和汽車制造商提供資金資助,并與電動汽車需求高的國家簽訂相關的關稅協議。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表示,根據國家綠色技術總體規劃和電動交通藍圖(EMB),馬來西亞期望到2030年,將擁有10萬輛電動汽車,以及2,000輛電動公交車和125,000個充電站。
菲律賓計劃2020年之前引入100萬輛電動車
而在菲律賓,菲律賓電動車協會(EVAP)在2014年制定了一項目標,到2020年將于道路上引入100萬輛電動車;另外菲律賓能源部(DOE)則與亞洲開發銀行(亞行,ADB)合作引進由鋰離子電池技術驅動的電動三輪車(e-trikes)。
據菲律賓貿易和工業部投資委員會(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s Board of Investments)稱,截至2018年,菲律賓約有1400輛電動吉普車和電子三輪車在道路上行駛,另外還有19個充電點。
而在兩輪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越南,其汽車制造商Vinfast預計每年生產25萬輛電動摩托車,并計劃接下來要推出旗下的電動車。
Vinfast于去年在巴黎發布新車,并邀請貝克漢姆出席新車發布會。(圖片來自Vinfast)
盡管如此,由于激勵措施不夠吸引、電動車比同類傳統燃料汽車價格更昂貴,以及缺乏充電基礎設施等因素,東南亞必須致力解決電動汽車的緩慢普及率。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