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1771-IBN/C
AB 1771-IBN/C
當PLC運行時,是通過執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戶程序來完成控制任務的,需要執行眾多的操作,但CPU不可能同時去執行多個操作,它只能按分時操作(串行工作)方式,每一次執行一個操作,按順序逐個執行。由于CPU的運算處理速度很快,所以從宏觀上來看,PLC外部出現的結果似乎是同時(并行)完成的。這種串行工作過程稱為PLC的掃描工作方式。
用掃描工作方式執行用戶程序時,掃描是從*條程序開始,在無中斷或跳轉控制的情況下,按程序存儲順序的先后,逐條執行用戶程序,直到程序結束。然后再從頭開始掃描執行,周而復始重復運行。
PLC的掃描工作方式與電器控制的工作原理明顯不同。電器控制裝置采用硬邏輯的并行工作方式,如果某個繼電器的線圈通電或斷電,那么該繼電器的所有常開和常閉觸點不論處在控制線路的哪個位置上,都會立即同時動作;而PLC采用掃描工作方式(串行工作方式),如果某個軟繼電器的線圈被接通或斷開,其所有的觸點不會立即動作,必須等掃描到該時才會動作。但由于PLC的掃描速度快,通常PLC與電器控制裝置在I/O的處理結果上并沒有什么差別。
1.輸入采樣階段
在輸入采樣階段,PLC以掃描工作方式按順序對所有輸入端的輸入狀態進行采樣,并存入輸入映象寄存器中,此時輸入映象寄存器被刷新。接著進入程序處理階段,在程序執行階段或其它階段,即使輸入狀態發生變化,輸入映象寄存器的內容也不會改變,輸入狀態的變化只有在下一個掃描周期的輸入處理階段才能被采樣到。
2.程序執行階段
在程序執行階段,PLC對程序按順序進行掃描執行。若程序用梯形圖來表示,則總是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順序進行。當遇到程序跳轉指令時,則根據跳轉條件是否滿足來決定程序是否跳轉。當指令中涉及到輸入、輸出狀態時,PLC從輸入映像寄存器和元件映象寄存器中讀出,根據用戶程序進行運算,運算的結果再存入元件映象寄存器中。對于元件映象寄存器來說,其內容會隨程序執行的過程而變化。
3.輸出刷新階段
當所有程序執行完畢后,進入輸出處理階段。在這一階段里,PLC將輸出映象寄存器中與輸出有關的狀態(輸出繼電器狀態)轉存到輸出鎖存器中,并通過一定方式輸出,驅動外部負載。
在用戶程序中如果對輸出結果多次賦值,則后一次有效。在一個掃描周期內,只在輸出刷新階段才將輸出狀態從輸出映象寄存器中輸出,對輸出接口進行刷新。在其它階段里輸出狀態一直保存在輸出映象寄存器中。這種方式稱為集中輸出。
對于小型PLC,其I/O點數較少,用戶程序較短,一般采用集中采樣、集中輸出的工作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統的響應速度,但使PLC工作時大多數時間與外部輸入/輸出設備隔離,從根本上提高了系統的抗*力,增強了系統的可靠性。
而對于大中型PLC,其I/O點數較多,控制功能強,用戶程序較長,為提高系統響應速度,可以采用定期采樣、定期輸出方式,或中斷輸入、輸出方式以及采用智能I/O接口等多種方式。
從上述分析可知,當PLC的輸入端輸入信號發生變化到PLC輸出端對該輸入變化作出反應,需要一段時間,這種現象稱為PLC輸入/輸出響應滯后。對一般的工業控制,這種滯后是*允許的。應該注意的是,這種響應滯后不僅是由于PLC掃描工作方式造成,更主要是PLC輸入接口的濾波環節帶來的輸入延遲,以及輸出接口中驅動器件的動作時間帶來輸出延遲,同時還與程序設計有關。滯后時間是設計PLC應用系統時應注意把握的一個參數。